中国史纲 |
|
|
作者:张荫麟 授权状态:免费 |
总点击:52779 | 总收藏:2 | 总字数:26365 |
张荫麟先生的《中国史纲》是与钱穆先生的《国史大纲》、吕思勉先生的《中国通史》并肩的史学经典。本书原为历史教材,张先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社会的变迁、文化的发展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。
1.最快速、最系统、最经典的国史教材,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权威版本。
2. 畅销七十余载,重印百余次!彩页、插图、精装,全面超越市场同类品种。
3.一部中国人必读的通史名著。随梁启超、吴晗、冯友兰等学界人物称赏的史学天才,读一本最通俗的中国历史,看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的根源之所在。
他立志作第一等人,终能在史学界取得第一流的地位。他的《中国史纲》,虽仅部分完成,是他人格学问思想文章的最高表现和具体结晶。书中有真挚感人的热情,有促进社会福利的理想,有简洁优美的文字,有淹博专精的学问,有透彻通达的思想与识见。
——贺麟 哲学家
那半部书的好处,在乎能动人,文章好,而题目不多,说的透澈。
——傅斯年 历史学家
若把读史比作登山,我们正达到分水岭的顶峰,无论回顾与前瞻,都可以得到最广阔的眼界。在这个时候,把全民族的历史和它所指向的道路,作一鸟瞰,最能给人以开拓心胸的历史的壮观。
——张荫麟
|
|
|
中国史纲最新章节阅读 |
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|
|
第四节
周代与外族
夏、商、周三朝的递嬗,代表三个民族的移徙和发展。大体上说,夏人自西而东,商人自东而西,周人复自西而东,他们后先相交错,相覆叠,相同化,同时各把势力所及地方的土族同化,在一千数百年间,这参伍综错的同化作用抟结成一大民族,他们对于异族,自觉为一整体,自称为“诸夏”,有时也被称并自称为“华”。中华民国的“华”字起源于此。这自觉和自号很难说是哪一年哪一月开始,大约,至迟在公元前770年“周室东迁”的前后当已存在。这划时代的大变,一会就要讲到。我们可用这时间做中心点,以叙述诸夏与若干影响重大的外族的关系。至于其他星罗棋布于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而与诸夏错居的许多游牧或非游牧的种族(周人所泛称为夷或戎的)以及他们不断与诸夏互相龁而渐渐为诸夏同化吸收的经过,这里不能详及,现在也不能尽考。
(一)商末、周初的鬼方,后来周人称为狁,继称犬戎。此族在周初屡出没于在丰镐以西和以北。成王时曾伐鬼方,俘人至一万三千余,战争之剧烈可想。参加此役的盂国(近岐山)曾铸鼎刻铭以记其事,至今尚存。穆王时又大败此族,俘其五王,迁其部落若干于汾洮一带。至厉王末年,狁乘周室内乱,又复猖獗;以后四十余年间不时寇略西陲,甚至深入王畿,迫近镐京,终为宣王所攘逐。这期间出征狁的将士的写怀诗,至今还有留存(即《诗经·小雅》的《采薇》、《出车》、《六月》、《采芑》),兹示一斑(《采薇》六章,录四章)如下: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曰归…… |
更新于: 2012-12-5 10:06:34 |
|
|
|
|
1楼 [评论] 史评
|
历史使人明智,这种书受欢迎 |
|
发表人:钟山 发表日期:2014-11-24 10:09:55 |
|
|
|
2楼 [评论] 88888
|
|
|
发表人:hacker 发表日期:2013-9-30 11:50:42 |
|
|
|
3楼 [评论] 88888
|
|
|
发表人:dir 发表日期:2013-9-30 11:50:34 |
|
|
|
|
|